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罗湖商业城【视频】- 呼和浩特这家200多年的老字号,诠释真正的匠人精神 玉泉故事汇-活力玉泉

发布时间: 2015-01-31 浏览: 518
【视频】| 呼和浩特这家200多年的老字号,诠释真正的匠人精神 玉泉故事汇-活力玉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人们常说,世上三大苦差事:背窑,打铁,磨豆腐。作为呼和浩特历史上著名的老字号,崔铁炉经历了6代200多年的历史。本期《玉泉故事汇》,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崔铁炉的前世今生。
(视频时长4分39秒▼)

200年老字号崔铁炉
从清朝的道光年间至今,崔铁炉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当时崔铁炉的创始人崔林只有9岁,跟着家人从山西大同逃荒来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陈巨来。崔林白天要饭,到了晚上在一家姓屈的铁匠铺门口借宿。因为崔林勤快又肯吃苦,深受铁匠铺屈师傅的喜欢太阳幻影,便收他为徒。

崔林20岁时,屈师傅去世。他为师傅送终后,在小召开起了自己的铺面,挂起了“崔铁炉”的招牌。30岁时候崔林才结婚,在小召二道巷购买了一处院子,崔家从此这一住便是100多年。

过去崔铁炉最有名气的业务是打马印大舌头歌词,这相当于给马办“身份证”,这匹马是谁家的就打上谁家的姓。打马印是打好一个铁模子,就是姓氏铁模子,比如这是王家的马,那就用一个“王”字的铁模子界陆逊,烧红以后在马屁股上把那毛烫掉,就留下这个字了。

崔铁炉的刀就是第二代开始创的牌子。崔铁炉的刀可以切25斤,30斤的肉,所以厨师都愿意用崔铁炉的刀史坦尼斯。第三代为崔铁炉创了名牌张闾瑛,就是挂了内蒙古的“镜”字牌菜刀,作为了名牌产品。第四代在第三代产品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牧民产品,就是蒙古刀和马镫。第五代除了打铁以外还打了金、银、铜、有色金属仙家悠闲生活。好多牧民用品、成吉思汗剑,都是这一代打的。

第五代传人集百家之长
如今已经75岁的崔锐是崔铁炉第五代传人。崔锐从小出生在玉泉区,父亲和叔叔都是呼和浩特铁匠行业里相当杰出的人物。作为这一辈的长子,从13岁起,崔锐就和父亲和叔叔学起了铁匠的手艺。

崔锐师傅不光和自己的家人学,还到外面和其他师傅学习,光学徒就花了11年。而且血岸情仇,崔锐不甘于前辈们的传承,他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崔锐很善于学习,不光会传统铁匠手艺曲塘中学,还非常难得的把铜匠、金银匠、木匠的手艺都学会了,什么搓金、鎏金、镀金的活他都能做。这在传统铁匠中也是非常少有的。

崔铁炉不仅仅会做菜刀
崔锐还曾在博物馆工作过袁思怡,他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为内蒙古博物馆复制了一件用于展出的康熙宝刀。

还有内蒙古博物馆的第一件作品——成吉思汗的坐骑、内蒙古驻天津办事处金马酒店顶上的雕塑、四子王旗路口上的铜暗黑狂潮牛、内蒙古大学门前的《迈向未来》雕塑、内蒙古农业大学《人与鸟》的雕塑……内蒙古好多盟市旗县的雕塑作品都出自崔锐师傅之手,多到他都记不清了。

改革开放后,在呼和浩特的大南街、通顺街、人市和西口子,崔家的六个弟兄又重新把崔铁炉的牌子挂了起来。

直到现在还会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找崔铁炉买菜刀。崔铁炉的菜刀会越用越锋利冷情太子,是因为采用传统的菜刀的制作方法,中间是钢,两面是铁。在打成型之后把两边的铁磨完,露出中间的钢。

崔铁炉最后的传承
第五代崔铁炉曾经收了30多个徒弟,可大多数已经改行了,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铁匠这一行圣帝罗阑。除了太苦、太累,还要面对炉火那接近1400多度的高温,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崔锐也感叹,传统铁匠这一行,尤其是崔铁炉这个品牌,可能不会再存在多年了伯俊软件。

已经75岁的崔锐准备今年把现有的活都做完,从明年起便不再接活,而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让自己一生的精湛技艺凝结成作品“问问世”。

如今逸笑倾城,崔锐的儿子崔燕春继承了他的事业罗湖商业城,娶妻徐宗华,朝鲜族,夫妻俩致力于“崔铁炉”的发展壮大,是唯一的继承人。“崔铁炉”至此以历六代,但再往后,没人学了。

最后,崔锐表示,如果作品最终没有完成,他将把剩下的活将交给儿子去实现。

玉泉故事汇枪魔霸世,每周一期


出品:中共玉泉区委宣传部
本期主创团队:田金有、王惠捷、赵曦
点击查看往期【玉泉故事汇】
“玉泉故事汇”重磅来袭,解锁呼和浩特新姿势,周周都有你不知道的玉泉故事!道姑妙妙
玉泉故事汇 | 玉泉井的那些事儿
玉泉故事汇 | 呼和浩特这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令人钦佩
玉泉故事汇 | 纵跨4个世纪,内蒙古最有历史的学校,内蒙古革命的摇篮,了解一下?
玉泉故事汇 | 现代版的奇巧人杨磊:毫厘之间 雕刻人生
玉泉故事汇 | 因康熙而得名,玉泉区这条著名街道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
玉泉故事汇 | 在呼和浩特一定要去的两条街,曾有这么多故事
玉泉故事汇 | 呼和浩特网红交警是如何炼成的?
玉泉故事汇 | 玉泉区有条中国烧卖美食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