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冉【视频】图文详解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科院士丨聚焦-BioArt
发布时间: 2019-03-23 浏览: 323彭晓冉【视频】图文详解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科院士丨聚焦-BioArt
彭晓冉
据中科院官网报道,11月28日,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为新当选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并发表讲话。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7年共产生中科院院士61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1岁,最小年龄46岁(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研究员),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新当选院士中有3名女性。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如下:
外籍院士:
王小凡 杜克大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谢晓亮 哈佛大学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
附CCTV和东方卫视相关新闻视频:
图文详解2017年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
(图文信息主要来自有关单位官网或者官方微信)
徐涛研究员简介
徐涛,湖北宜昌人,从1988年到199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6月,徐涛回国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至2003年,徐涛担任生科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3年至2006年,徐涛被聘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2007年调离华中科技大学担任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涛目前主要从事糖尿病分子机制和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在囊泡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GLUT4储存囊泡转运及其调控机制、钙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CRAC)的激活机制和分子构成、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Cell、Cell Metabolism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J. Cell Biology、PNA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述内容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科院官方微信号“hustskxzs”)
陈晔光教授简介
Credit:周学迅
陈晔光,1964年8月生,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02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起为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理病理作用的研究,在TGF-β信号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出了TGF-β信号转导与受体在细胞不同膜区的空间分布有关、并受细胞内吞的调控,发现了TGF-β信号转导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发现细胞自噬抑制Wnt信号现象及其机制,系列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胚胎发育、组织稳态、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有重要借鉴作用。先后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奖励。(来源清华官网)
蒋华良研究员简介
蒋华良,1965年1月生,江苏武进东安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至今,2014年至今担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他应用生物医学、化学、数理科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展药物设计、药物靶标结构-功能关系、药物新靶标发现等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各项奖励。蒋华良为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等3个研究计划的专家组成员,同时还是国际著名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亚洲编辑部负责人及其他5个国际刊物的编委会成员。他发展了一系列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他发展了能预测化合物药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药物设计领域的重大难题。他针对多种重要靶标发现了数十个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其中1个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5个抗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前研究。迄今他在国际学刊上发表了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综述10篇;合编专著16本,译著2本;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专利115项,已授权35项,实现成果转让3项(合同金额达1.8亿)。蒋华良长期担任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此外,蒋华良还是一位优秀的战略科学家,曾承担科技部、基金委和中科院多项战略研究任务,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创新2020计划,主编专著1本。此外,他还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其中多位已在国内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担任PI(BioArt此前的相关报道:蒋华良:红烧肉中的美拉德反应;蒋华良:G蛋白偶联受体(GPCR)研究的黄金时代;蒋华良: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
季维智教授简介:
季维智,男,汉族,1950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1989年1月在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年10月—1997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做访问教授。1982年—2012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所长;2011年12月至今任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理事长;2014年12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围绕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和人类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机理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从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系统研究体系,在灵长类生殖和发育的分子机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等方面都有新发现。率先在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并利用猴模型解决了其它动物模型无法回答的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猴胚胎干细胞嵌合体,证明了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其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Cell,Cell Stem Cell,PNAS,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干细胞创新研究奖,云南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技术奖二等奖1项。(BioArt此前报道季维智研究员课题组的成果:季维智团队首次报道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DNA从头甲基化过程;Cell:中国学者首次建立基因编辑瑞特综合征猴模型)
顾东风教授教授简介:
顾东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杂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和 Human Genetics 等编委,Chronic Diseas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副主编;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全国主任委员)。先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研修。长期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遗传流行病学,包括病因和人群防治研究。先后承担“中国高血压调查随访及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研究”和“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预测China-PAR”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国内外心血管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项目,作为“亚太队列人群协作研究”执委开展65万人群大型队列研究。在心血管病因学和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柳叶刀》等期刊发表260余篇SCI论文。获15项发明专利授权。研究成果被国内外防治指南和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及世界卫生组织专著等广泛引用。牵头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和防治策略研究”和“中国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研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心血管及慢性病防治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樊嘉教授简介
樊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重中之重)主任、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劳模,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育奖,健康促进卓越院长奖,中国医院协会优秀医院院长,上海市劳模,首届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仁心医师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擅长并完成了9000余例肝肿瘤切除手术以及肝移植1800余例,涵盖诸多高难度手术,其中包括世界首例“废弃肝脏”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肝移植手术、中国首例经典劈裂式肝移植术等,治愈了大量肝癌和终末期肝病病人。曾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90余篇。
陈化兰研究员简介
陈化兰,1987年至199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主任、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科学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1994年以来,陈化兰一直致力于禽流感病毒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深化了对禽流感病毒的认知,为防控决策和技术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在禽流感科学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贡献,陈化兰被《自然(Nature)》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10大科学人物”,并获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由陈化兰主持完成的各类科研成果分别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获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求是青年创新奖”等奖项和荣誉。陈化兰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在2016年底统计数据中,国内外累计生产应用超过2000亿羽份,使进入我国家禽的多个重要分支的H5N1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和根除,为禽流感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陈化兰在《Science》《PNAS》等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是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5年、2016年微生物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黄荷凤教授简介
黄荷凤,女,浙江临安人,1957年9月出生,生殖医学专家。198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曾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2013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任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黄荷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优化助孕流程、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并从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承担“863”、“973”、“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PNAS、Nat Me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主编中国第一部ART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第一部《人类ART临床诊疗指南》。担任Endocrinology等6家SCI杂志编委,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Fellow Honoris Causa)。
卞修武教授简介
卞修武教授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病理科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被称为肿瘤诊断“金标准”的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是我国临床病理诊断的权威专家,将我国肿瘤血管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被美国临床病理学会和全美华人病理学会授予“杰出病理学家奖”。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各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被推选为国际病理学会(IAP)中国区分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转移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卞修武教授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军队高层次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国家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肿瘤干细胞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培养的100余名研究生中23人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卞修武教授的系列学术成果发表在Cell Stem Cell、Nat Immunol、PNAS、Hepatology、Cancer Res、J Pathol等国际知名期刊。
陆林教授简介
陆林,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陆林院士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在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新方法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和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和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Science、Nat Neurosci、JAMA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Am J Psychiatry、Nat Commun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其中20余篇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H-index达51,被F1000推荐9次,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精神病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等。陆林院士还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WHO药物依赖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并于2017年9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同时担任国际SCI杂志Drug Alcohol Depend和Am J Addict副主编,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Nat Med、Nat Neurosci等40余种国际杂志审稿人。陆林院士还主持编制了《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一系列临床指南,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精神医学临床诊疗技术和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魏辅文研究员简介
魏辅文,1964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组长。1980年-1987年,在西华师范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重点开展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在Nature Genetics, PNA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Molecular Ec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Mammalogy, Biology Letter,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2006年有关大熊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Current Biology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Nature、Science等著名杂志和Discovery频道、BBC、路透社等多家知名媒体均在显要位置发表相关的评论和报道,并入选2006年度美国Discover杂志12大生物科技新闻;2007年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有关大熊猫是否走到进化尽头的文章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10年,有关小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对该地区大熊猫种群生存威胁的文章发表在Conservation Biology上, Science在Random Samples栏目发表了“野生熊猫的希望”文章,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报道和评价。2011年,有关大熊猫肠道菌群帮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工作在PNAS上,Nature等媒体对此做了报道和评价;大熊猫喜欢原始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iology Letters,引起Nature和Science等媒体的高度关注。2012年,应邀在Molecular Ecology撰写大熊猫遗传学研究综述。2013年,利用种群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了大熊猫种群历史和适应相关成果,在Nature Genetics上以封面文章发表,Science Daily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种康研究员简介
种康,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62年4月出生,1988年和1993年分别在兰州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7年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曾在日本东北大学生化系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合作研究、美国普渡大学植物学与病理系和Dow Agrosciences LLC作高级访问学者合作访问。 种康研究员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NSFC“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如973和863项目等。他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植物器官发生和发育及其环境应答的分子机理。以水稻、小麦和拟南芥等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手段,揭示器官发生(如开花、根的形成)基因调控模式和控制途径,探索作物分子遗传改良的可能途径,揭示了小麦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水稻感受低温信号的分子应答机制及水稻激素信号互作调控器官发生的分子网络新机制等重要分子机制。迄今为止,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种康研究员的社会兼职有中国细胞学会染色体基因组蛋白组分会会长、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和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同时,他还担任《植物学报》主编、Plant Cell Reports、JIPB、J Plant Biol等国际期刊编委。
刘耀光研究员简介
刘耀光,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1954年3月生于广东省韶关市。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原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发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都是由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所控制,阐明了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起源进化和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复合座位多基因互作控制植物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的遗传机理,并创建了杂种亲和的新技术;开发了多项新生物技术。在Nature Genetic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PNAS, 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论文被总引5500多次。这些成果为作物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入选广东省“南粤百杰”,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外籍院士
王小凡教授简介
王小凡,乌鲁木齐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没有毕业就进入工厂,做了8年的工人。通过自学,于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1年底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读研究生,同时在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1982年赴美留学。1986年获加州大学落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成为杜克大学药理和分子癌症系助理教授,1998年成为终身教授,2003年成为正教授。他首先克隆了在癌症发生和生物发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TGF-βII型和III型受体,主要从事TGF-β信号转导及该通路在癌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包括阐明特定的microRNA分子和分泌蛋白作为TGF-β信号转导的中间载体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王小凡教授在我国科教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方面做了很多重要咨询工作,他受邀担任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多次建言献策,推动了一系列科教管理制度的完善;他积极推动海外学者与中科院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合作,提升了中科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作为JBC杂志的首位华人副主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华人影响力;此外他多次主持参与了包括清华、浙大、复旦、交大等在内的高校以及中科院多个研究所生命科学发展状况的国际评估工作,并且帮助国内学术机构遴选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谢晓亮教授简介
谢晓亮(Xiaoliang Xie),美国籍,生物物理化学家。1962年6月出生于北京,成长于燕园,求学于北大附小、附中和北京大学本科。1992年受聘于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PNNL),是1965年PNNL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1999年,谢晓亮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他是改革开放以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自2009年以来,谢晓亮博士一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学者获得哈佛大学冠名讲席教授的第一人。谢晓亮曾获得美国物理化学领域最高的奖项“Peter Debye”奖、美国生物物理学会的最高得奖项“Founders”奖和美国医学领域最高的奖项之一Albany 医学奖;谢晓亮曾两次获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颁发的“Director’s Pioneer 奖”,这是美国用于鼓励那些通过创新性方法解决生物医学研究难题的具有杰出创造力的科学家。最近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谢晓亮第一次在祖国获奖。谢晓亮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他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2010年谢晓亮在北京大学主持创办的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已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技术驱动型的生物医学究中心。2016年谢晓亮又组建了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以促进我国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2012年谢晓亮在单细胞全基因组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 (MALBAC)。2014年9月19日,世界上第一例“MALBAC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迄今为止,谢晓亮团队利用MALBAC技术为中国三百多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子代传递,为数千位孕妇避免了染色体异常胚胎的移植,减少了流产和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发生。谢晓亮为中国单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疗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奉献,也为祖国人民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这是谢晓亮博士继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后,斩获的第四顶院士桂冠。
相关阅读
详细丨图文介绍医药卫生学部新科院士
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ID:fullbellies或邮箱:sinobioart@sina.com。
- 文章归档
-
- 2020年11月 (50)
- 2020年10月 (310)
- 2020年9月 (300)
- 2020年8月 (310)
- 2020年7月 (310)
- 2020年6月 (290)
- 2020年5月 (310)
- 2020年4月 (300)
- 2020年3月 (310)
- 2020年2月 (290)
- 2020年1月 (310)
- 2019年12月 (310)
- 2019年11月 (190)
- 2019年10月 (240)
- 2019年9月 (292)
- 2019年8月 (220)
- 2019年7月 (99)
- 2019年6月 (87)
- 2019年5月 (100)
- 2019年4月 (1596)
- 2019年3月 (2187)
- 2019年2月 (350)
- 2019年1月 (383)
- 2018年12月 (206)
- 2018年11月 (293)
- 2018年10月 (308)
- 2018年9月 (309)
- 2018年8月 (322)
- 2018年7月 (323)
- 2018年6月 (288)
- 2018年5月 (310)
- 2018年4月 (304)
- 2018年3月 (315)
- 2018年2月 (282)
- 2018年1月 (324)
- 2017年12月 (324)
- 2017年11月 (303)
- 2017年10月 (309)
- 2017年9月 (297)
- 2017年8月 (327)
- 2017年7月 (152)
- 2017年6月 (106)
- 2017年5月 (99)
- 2017年4月 (103)
- 2017年3月 (101)
- 2017年2月 (91)
- 2017年1月 (96)
- 2016年12月 (103)
- 2016年11月 (88)
- 2016年10月 (99)
- 2016年9月 (85)
- 2016年8月 (87)
- 2016年7月 (85)
- 2016年6月 (105)
- 2016年5月 (96)
- 2016年4月 (95)
- 2016年3月 (89)
- 2016年2月 (95)
- 2016年1月 (87)
- 2015年12月 (88)
- 2015年11月 (89)
- 2015年10月 (104)
- 2015年9月 (93)
- 2015年8月 (92)
- 2015年7月 (105)
- 2015年6月 (85)
- 2015年5月 (83)
- 2015年4月 (85)
- 2015年3月 (97)
- 2015年2月 (90)
- 2015年1月 (89)
- 2014年12月 (88)
- 2014年11月 (106)
- 2014年10月 (84)
- 2014年9月 (91)
- 2014年8月 (89)
- 2014年7月 (100)
- 2014年6月 (81)
- 2014年5月 (96)
- 2014年4月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