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冉【视频】国粹——他用一生诠释(文- 云羲子) 【人物专访】--武功书院
发布时间: 2019-03-18 浏览: 320彭晓冉【视频】国粹——他用一生诠释(文: 云羲子) 【人物专访】|-武功书院
彭晓冉
▲史智龙武義
史鉴江湖苦短长 智烁青灯黄卷旁
龙游云汉清虚月 武动桃李旭日光
武学人生 智慧武龙
真正的武者,必然能够经受各种严酷的磨练,从痛苦中超越,成就自我。
———史智龙
前言
诗云: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夫天地宇宙,运转不息,世间万物,皆受支配。然天地不知穷,万物必有终,此自然之理也!岁月只在俯仰之间,建树只在速崇之内。英杰心怀愤激之情,不能恬淡无为,时不我待,方不负平生所学。
英雄以武持翼,以德修心。其精妙绝伦,刚柔并济、含华夏之哲思。“武”者,止戈也!非抵敌厮杀之薄技耳,乃维系和平之手段,“开万世太平”之外延也。一介莽夫,不可为也!惟武德高尚、情操高雅之武者,方为一代之宗。此事知易行难,非坚强之意志,不屈之精神不能成也!思古之名师:齐鲁王朗、武当松溪,太极开王廷、八卦现海川,偷拳而杨氏显,击夷而霍家振。宗师历历如目,英名萦萦在耳。后学之辈,敢不坚志苦行,深自砥砺以慰先师乎?夫史智龙者,号“智慧武龙”,江湖皆谓“龙教头”。其精研武学,博采众长。乃国家非遗“红拳”传人,武术修行者。其拳法功法,独具风格。然智龙心境平和,与世无争,以其技、其功、其理、其德,其思总称“智龙武義”以慰平生。“武義”者,正技、正品、正德、正義也!以正宗正道为其路,以武德武礼为其重,以侠義仁義为其行,以无欲无求为其终也!
孟子曰: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者,此之谓也!其自幼广寻名师,习文练武,精修武术。办教育、传红拳、创道馆,兴国术。崇义尚德,修身养心。其中艰辛,非外人所知:幼龄之苦难、志学之艰辛、习武之颠沛、养家之痛楚、立业之困顿,皆不能损其心而掩其志,史者明鉴,智者不惑,龙者驭天。明鉴者知既往之得失,不惑者明今时之方向,驭天者预未来之辉煌。今不过以平生之事简述之,然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幼时心中武学之籽,而今已开枝散叶,勃勃参天。足可告先贤而慰平生也!
一、青灯照影冷清夜,一味黄连感少年
史智龙者,陕西武功田桂村人也。武功者,武术之乡,关中名县也,历史悠悠,文化灿硕。承周之文雅、秦之粗犷、汉之豪迈、唐之包容。造就武功人阳刚之气、朴实之心、豪放之行。癸卯岁(1963)智龙诞于此地。智龙五年丧父,寡母含辛茹苦,养育五子。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尚在,家贫,无以为食,遂挖野菜充饥。及长,身小力薄,弱于同龄。此时,革命战争电影为多,渐生英雄之心。后又见校园凌霸,遂有行侠之意。又兼身体羸弱,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便以武侠电影为师。但有闲暇,便练刀、习棍、掷瓦、击树……常习攀登,村东北处有古槐,高数丈余。智龙飞身跃起,抓小枝,顺势以脚勾挂,若猿猱攀干而上,直达梢顶。稍加停顿,飞身下地。儿时几天天如此,以成自然。智龙又颇好腿功,常对树练之,发力猛踢,虽树粗如桶,然皮尽开。久之,每脚临树,皮必应声而裂。因有损生态,故改踢石桩,练就腿功。虽无指点,却初窥武术之径。村外半里之遥有化工厂,早起常见厂中楼顶有人习拳,心中甚慕,每早走而往视。其后,在村人相识者,引而拜师,从其学艺,其年十二岁矣。其师屈景祥,乃红拳一代宗师,人称“关中教头”。精熟红拳盘法势理,数十种红拳套路及器械使用。注重红拳散手技法,尤擅九拳、花拳、三把手、棍击法、眉操掌法、五虎群羊棍、对扎六合枪,醉打醉八仙。推崇武术之风,拳打以势赢人。其所承红拳者,关中武文化之精髓也。包含着儒家之修德、墨家之侠义、道家之和谐、佛家之慈怀。其技功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贴靠刁打为其法,享誉武林。屈师见智龙耐苦悟高,乃复携之投己师“弓有忠”处习之,弓师虽至耄耋,已不轻易收徒。然见智龙,亦爱此小徒,馈加教习。惜哉!未及数年,弓傅遂卒。然智龙此时已初入门,中道而废,岂不惜哉?乃复投至屈师门下,习文练武,苦练红拳基本功法:拧腰、盘筋、摔膀、踢腿、弹跳、跌扑、翻滚诸功法。尤以传统散手、短打技法、红拳套路,盘法势理,软硬器械为重。知屈师昼班夜休,并无几时,智龙习武心切,常至厂中静待师傅,或竟等至夜半。只待师指点一二。或十日,或半月,后自严加苦练。
智龙囊无半文,练功场无固定之所,无人处便可练之:废宅、砖厂、河梁、坝下、饭堂、谷场,皆是练习之所。常跌扑翻滚,使纽扣散坠,泥土满身,无扣则以铁丝扎之,有污却无换洗之衣,母常责之。无可奈何,则去柏油路练。然以往来车多,乃于夜静而出。家无钟表,冬日早起尤难,为能夙兴,常开窗而眠,使己冻醒,可早去习武。汝若在场,必见于明月高悬之马路上,一瘦弱少年上下翻飞、挥拳踢腿、腾空跳跃、跌扑翻滚,习武不倦。当此之时,犹有合作社生产队,智龙兄弟五人,长、次好学在校,家无父而兄承之,养家重任置智龙诸兄弟之肩,皆谓贫户之子早为家,智龙则始也接起赡之重,于本队得工分:负砖、看菜、扛包、割草……诸活皆做。同龄之人,正是于母怀撒娇之时,而志学之年,智龙每日砖厂开窑起砖,上下百车之土,皆是智龙弱躯承之。辛苦如此,时时磨砺此羸弱少年,常练拔筋,却伤筋脉,左腿蹇足一载有半。常习攀越,三步跨上丈余之墙,用力过猛,墙砖踹裂,重摔于地,伤其龙骨,腰不能直,数月乃复。习武虽苦,糊口更甚。为不误白日之工,凌晨卯时即起习武,负荷之体,欠佳之食,至智龙身体虚弱鼻常出血,洗时、食时、俯仰之时,稍不慎而血出焉,甚时一日有流者四,偶有昏迷之症。三四年后,身体稍壮,血乃渐消。然命运亦不能使此少年屈服,惟努力拼搏,方能有一线之路。陈旧之手扶拖拉机,被他几用报废。为养家博利,拉灰于周至、送蔗于彬县、运石于沙河,归家于夜半。百里山路,状况多出,有时竟肩荷手提,身多疮伤,然亦不能破此倔强之少年也。做工虽苦,然必抽一二时辰习武,日日不辍。村旁有学堂“武功师范”,智龙辄夜逾墙,至于操场,漆黑无光,借远处微光练之。操场有单杠数架,智龙常飞身上杠,单脚倒挂金钩,失手摔下,不顾疼痛,起身再练。雨天时,乃着兄穿之补丁胶鞋练之。村中友人送球鞋一双,智龙惜鞋,徒脚练习,后复着其鞋。困苦生活,其亦不弃其心中之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武技应月有进,一颗武林梦在少年心之深处结根矣。
二、江湖人生飘如尘,勉励岁月非常身
童年艰辛使智龙心智速长,繁重之工使其早触尘世。今之智龙,已近弱冠,村中有好习武者,虽已辍武,见智龙家贫而志坚,同情尤甚。如此精艺,若混此生,与自废武功何异?养己尚不能,何能家用?乃言智龙入杂技团,每月四十薄钱,既能养己,又可习武,且贴家用,何乐不为。
智龙尚年幼,身无长物,唯诸师所教功法,可得一箪之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亦习武人之江湖也。己未(1979)年入杂技团,始自新生之旅。智龙拜团师习武,以前之功甚固,不及一载,则学而得其扛杆、打砖、开石、飞人等多项技艺。杂技团之日虽苦,而亦充实。且数游南北,亦经见之多历涉。杂技团漂流不定,居无定所,常于夜间行团走乡,餐风露宿,生活艰苦。为能专心练功,又避闲人眼杂,多宿山村。一日,行至甘肃武山,演毕将晚,智龙乃练习功法,旁有一老叟,神骨清奇,精神矍铄,见智龙承习正统,功法甚固,为人谦和,便上前攀谈。老人言及武学要旨,尽在筋节处,智龙心中甚喜。老人言罢,使出九节鞭,左右叉花,上下飞舞。但见用起劲力,伸缩自如,时而如蛟飞天;时而若虬入海,身随步进,身式如闪电,脚底如鱼窜。收功时,稳如卧虎,身动步定,捉石似山。智龙服之,而老者亦有 爱才之心,遂收智龙为徒。
▲ 早年习武
此老者人谓“武影子”,亦红拳宗师。智龙从其师精修红拳(十大盘功)、套路、短打技法、拳理拳论。器械则习鞭杆、青龙偃月刀、九节鞭、流星锤、绳镖等相关之器。智龙得此,日夜攻习。团长见智龙得此良师,有志于此。心思:若能得其真传,杂技团亦可得利,便支持其行。率团于武山周遭巡演数月,待智龙学成,方才率团而去。智龙为学有所用,以武养武,为理想而练。以武强身,刻苦如此。一套九节鞭,未练完时,鞭节已弯曲变形,既用砖块砸直再练,足见挥鞭之速,出鞭之力。为习腿功,使铁匠打造十斤铁瓦一副,捆绑于小腿处,纵遇累活亦不解下,双腿直练得足如乘翅,步若凌波。
日月轮转,春秋代续,不觉间,智龙闯荡江湖已数年矣。智龙为人,忠厚耿正,和善爽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练功法,不教一日闲过。团长见智龙武艺精,思行善,乃有意撮合己女与智龙姻缘,智龙亦至成家之岁,亦不得不虑其百年之事。数年中,智龙于团中诸友晨夕相处,自是无间。智龙还乡,许下亲事,便在家中办理。智龙去乡已将数年余,去时家则甚贫。结婚时,家贻之者少矣,不过一间残破土室。智龙不怨,盖以自知,家亦如是。幸娘家亦无嫌。婚期行,无彩礼,少礼仪,但亲友简单相食便饭而已耳,此婚乃结矣。婚后已非一人饱,家不馁之人也。今有妻有家,养家重任又落之于肩上。智龙乃为建筑工,铁路工,搬运工。其活皆非轻者,然为其家,虽重亦杠之。然与妻同处日久,智龙渐觉妻患精神之疾,渐不能自顾。而己劳累一日,归家却是冰锅冷灶,无以为食。家亦杂乱不收。此生活使智龙不复希望。智龙痴迷武学,因武入团,亦因武结缘。然今妻不能自顾,智龙打工习武亦不能顾其家,生活困顿尤甚。过惯颠沛之智龙须一温馨之家,然此简单之愿亦破也。可谓成也因武,散也因武。此婚姻已令智龙痛楚,然身躯之劳,精神之虚,使智龙夫妻缘尽。安顿其妻后,无家无社,智龙孑然一身,身负行囊,追寻幼时之梦,复入江湖去矣!
三、尘世习武知冷暖,身临禅境试高深
智龙虽未及弱冠,可早已非昔日初入江湖之竖子。虽身怀绝技,然自知于江湖,亦不过是沧海一粟。欲有精进,惟登更高之峰。张玉柱者,武术世家,红拳名师也。智龙慕名前往,以一身之术与虔诚之心,遂叩开张师之门,张师傅教授家传之流星锤、红拳及诸技。所使锤法,放长击远,穿甲脱甲,巧打妙击,漂浮不定,往来莫测。智龙苦学,加之前学甚固,功法与前学相融,只练得速若风驰,动如幻云、攻似电掣、劲同奔雷。
张师告智龙曰:武乃文化、艺术也,非单纯之拳脚。乃魂魄并练,身心并重,道技兼修之学。由力至劲,由体入神。今汝虽有小成,但不可自满。天下武功出少林,习武之人,自当去之。汝今正是时候。智龙闻言,乃从其师意,收拾行装,壬戌(1982)年前往中州登封。少林寺,世之名寺也,为禅宗祖庭,誉为“天下第一名刹”。以其历代武僧潜心研创与积之功而名显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辞。少林以禅入武,讲武修禅,又有“武卫禅”之称。智龙便怀朝圣之心,来到少林寺。初入山门,智龙学武心切,素闻少林绝学:游龙飞步、丹凤朝阳、仙人摘茄、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少鬼捻枪等技击之术。今来此,专心相习。而心却不静。自思孤身在外,思亲之情,而愈发浓烈。坎坷多年,一事无成。欲思欲悲,心下烦躁,练功亦不能平复。其师静一禅师者,得道高僧也。其修为高深,大圆镜智。察觉智龙其心,乃言之曰:少林乃禅武合一之旨。少林寺,佛教之祖庭,禅宗顿悟成佛,明心见性,于佛眼中,参禅为道,拳勇末技,僧众不过是借备武至收心敛性、屏虑入定也。你若不能了凡心,弃妄念,武学修为必不能胜也。
智龙乃与师同参禅、咏经,布施,即便挑水劈柴,亦是处处修行,时时炼心。林泉之间,智龙渐明武学为练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俱习,而武之秘,即于“意与形之合”上,而得“意与形一”。其形,即“心手相应”也。武者,练心之专力,须闭五门,独以一门。一门者,意也。掘出心之潜能,制心一处,唯心为上。武学之“意与形合”,以武入道,精武合道,可静身心、寂四大。方可得心极之纯和、武学之妙境。静一禅师数年提点开示,智龙从禅师处修习童子功、金刚功,地趟功……数年苦修,武学为已非常师之比矣。其武学之理,愈加深邃,遇敌至,精神可破之。其时时持“谦、直、怜、勇、魂者之精神。
四、尘中漫道遇仙骨,清虚胜境仰月明
智龙还乡,虽本领在身,却非好勇斗狠之徒,其心境渐静,思虑武学之理。岁冬某日,白雪茫茫,银絮渺渺,智龙无事,闲行于街。见有一卖艺老者,须发尽白,所使拳法,初见漫不经心,实则奥妙非凡。流星锤尤为出神入化。老者目若朗星,眉宇随势,身形奋舞。招式过处,习习生风,舞动如风车旋转,收劲如金龙缠身,竟与漫天飞雪,碎琼乱玉浑然天成,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打完收功,围观者皆莫之与钱。老人亦不在意。将收摊而去。智龙感焉,便拿出仅有之五元钱与老者。八十年代,五元钱亦属豪耳。老人感动,便与智龙阶下攀谈。
二人皆是习武之人,相谈甚欢。智龙心甚仰慕。见众人皆散,遂相与切磋,不欲智龙所发刚猛招式,皆被老者四两拨千斤之力化之,复发虚力引智龙前探,因速将其翻坠于地。智龙钦佩不已。老人告智龙,此内家拳法之妙也。又言及养生延年之功法,并鼓励智龙上武当山。智龙闻之,心中一震,即有上武当之意。智龙与老者相谈良久,乃作别而去。武当自张三丰创派以来,若泰山北斗。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少林拳法刚猛,世称“外家拳”。武当拳劲柔,亦名内家拳,此拳法以养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也。己巳(1989)年智龙上武当,拜高道柳叶手为师,“柳叶手”者,武当高道也。其功法手势,绵绵不绝,若春化柳,得武当功法精髓也。其人自在无为,不与俗世相交。然师觉智龙心有禅机,身有静气,视利如尘,视名若土。心中甚喜,然又不喜形于色。便教其研习内家拳法。太极者,重“先以心使身”而“后以身从心”,形意拳“意到气到,气到力达”,八卦掌“化意念足”,乃道家“包藏至道”以达“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之健身宗旨。智龙习此功法,心境愈发清净。闲暇时,师徒常参禅论道,相互切磋。其师常道:武术者,文与智也,其精神内涵,含儒家之思,括道家之精,蕴释家之修。三教归一,示柔清净。为天下本,刚则折,柔恒存,柔羽胜刚强。无欲无求,淡泊之至。方得武功妙境。乃人生之处事哲思。武当武术亦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连绵不绝,独树一帜。智龙谨遵师言,于武当绝壁深悬,激湍飞流间,修道习武,养心明性。其势刚柔有度,动静有法 ,随心所欲,自由无羁。若行云流水,似云卷云舒。终能急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无惧。
师以道理为指导,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以道德为门风,以自然为神韵。智龙尽得精髓。真武学非血勇技能,好勇嗜杀,逞能斗胜,不过一莽夫耳。武乃仁者之心,不损道,不害人,屈人之兵并非取人之命,涵天地合一之超然境界。
五、此生淡看江湖路,倚楼且听风雨声
此时之智龙,早已脱胎换骨,其性其功,愈加沉稳内敛。古人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智龙回武功,以传播武学文化为己任,便欲行走江湖以宏其愿、以砺其身。江湖虽苦,然思屈景祥师傅,张玉柱师傅,武影子师傅,卖艺老者……便不觉得苦,只感到此生意义之重大。众师傅早已远去,己之尽力不正是其师精神之延续否?数年间,智龙西走雍梁,南下潇湘,东至齐鲁,北抵幽燕。卖艺行侠,传播中华武学。遇事沉稳机敏,能察其色知其心,应变力极强;处事把握尺度极佳,且干净利落,仁义至上,合情合理,礼让三先。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智龙卖艺传播中华武术之时,常遇不平之事。
一日,于甘肃武威,见一人被数暴徒追击,路人见其手执铁棍,纷纷避让,惟恐惹祸。智龙见之,不顾安慰,仗义执言,暴徒不听,智龙不忍,但轻使扫堂腿,遂将击散。陕西城固时,见七八混混,欲欺路人,遂进止之,不想那七八人恃众,有闻智龙外地之音,乃有所恃。智龙初始只是防守,若菩萨低眉。忍无可忍,使出九节鞭,做金刚怒目。抡如车轮,舞似钢棍,若蛟龙潜渊,腾云出水。将这七八个人打倒在地,鼠辈纷纷告饶,竟惊警察出焉。此时神州兴起习武之风,武艺高强,数游南北,智龙亦在关中多有名望。欲与智龙学技击者众,苦于无地,智龙便于凤县山中结庐为舍,日日观秀雅之山,游澄清之水;猿鹭相亲,松篁交翠。智龙专心修行,授防卫术及道家养生之功,并识武林豪士,相与之学,取长补短,亦使此身武学愈发纯青。智龙常思:然何以能使中华武学光大,山中则万不可。乃有回乡创武馆之意。智龙遂回武功,为创武馆备事之。而智龙威名皆知,慕名而来习武者十余人。智龙本有创馆收徒之意,有心教之,苦无场地,便于旧宅土院内授之。县中有习武同道者,至家中做客交流者络绎不绝。有武术杂技前辈张忠华,虽身小体微,然身轻如燕,出手敏捷。其绝学“盘打功”化骨如棉,龙盘凤绕;组合快打,千影重重,虚实莫测。智龙羡慕不已,向其学习功法、散手技法。二人相互切磋,遂成忘年之交。归乡后千端万绪,而亦得为有定之矣。随处之安,智龙亦始之第二段姻缘。其妻命苦,妻家少与之定子亲,然男有精神之疾,妻不肯为命所布,乃逃婚至田桂,友人介绍,见于智龙。皆是命苦之人,心内相怜,抱团取暖,竟行婚嫁。婚礼虽简且馨,彩礼虽名而无,惟三床被褥为资。家惟一方土室,阔不及九平,内惟母留老柜与炕,炉灶搭于檐下,日虽苦然充实可度。癸酉(1993)年,智龙已至而立,妻与子用资日多,妻乃编地毯、与砖瓦窑之为爨。而智龙亦常外出做零工,以补家用之资。打工收入微薄,智龙囊中羞涩,虽有志而不能展也。然智龙之名已在关中鹊起,武功锅炉城“王中王”集团公司成保卫部,乃诚聘智龙为部长,智龙一生漂泊,自由不羁,不喜束缚。以言婉拒之。而集团公司领导深慕智龙其才其德。三顾茅庐,精诚如此,兹以集团之情,公司之况。智龙感其言,又念自创武馆,阐扬武学,振中华之鸿梦,一为创馆作资金,二来可施影响,暂可安身,三可学管理经营之法。乃许之。
智龙虽身有绝技,却不轻露。为人古朴大方,温良恭让。集团旗下锅炉厂与近村,公司与街头混混、寻性生事者之间隙,皆在智龙之威名与人格下,一一化解。四年保卫部之生活,智龙之影响与日俱增。此时,创武馆之时已成,颠沛半生,居无定所之智龙亦将翻开新的人生之页!
六、暖晖终须待雨霁,创时困苦现宏图
丙子(1996)年,智龙自筹资一百三十万元,以村外荒地为校址,始创智龙习武园。创校之初,门外皆坑,深丈余,坑内皆弃物,且杂草丛生,不辨行道,智龙持铣修整。时学始创,惟一十六房舍,占地四亩,所训皆在土院。虽差而智龙保其器械全性:如石桩、石锁、沙囊、沙坑、刀剑棍杖,软硬兵器皆具。
为美其园,于庭树树,掘地为池,亲力亲为。乃自凿井汲水,然水为化工厂所污。又于百米外临企业接处水。经一番大修,智龙以其双手,使原荒芜之地,弃物之所,勃勃有新焉。成武功咸阳之武术学府。是年暑假,自智龙习武者一百六十余人,智龙速察,诸生于技击之情甚高,乃予智龙高昂之心。回乡不正为传武学,继统者乎?于是年九月初日,乃挂牌成“智龙文武学校”。开学典礼,智龙亲书柬,往送之。时主教育之县长张中山、教育局长赵瑾、副局杨智美、教研室主任刘志忠、成教办主任赵文波、文体局长王生海,镇村二级领导皆亲临典礼。足见学校之重,寄智龙之望也。不欲阴云漠漠,细雨霏霏。众领导冒雨而立,敬听史师谓学校未来之远图。智龙将终身献于武学之教,扬中华武术之光辉。局长谓智龙新型民办首创之校,乃导其教,肯其绩。诸生皆不畏雨,冒雨而武。
开学后,有子十三人,并为四级四班。然事速见:无文化课。有武无文,刚则易折,有文无武,柔则孱弱。不习文知礼,习武何益?乃教习文化学科,校诚聘文课专师四人以补其憾。习武出身之智龙办文化之课,诸生亲友皆抱疑而待。所以来武校者,学非甚矣。其底差、其性顽、其亲单、其体弱。底差者双亲盼其增之;顽劣者父母望其改之;单亲者亲友愿校助之;体弱者家人希其修之。众生虽心好武术而缺点尤多,如此则文化课教学甚难。智龙思虑良久,下定决心,将己子亦在武校习文,此无以异于将子之途与校之运共缚耳。智龙此心既下,必能将学校大治也。
智龙之室,未及十平,放一床、一公案则殆尽矣。夏中焱焱,则卧地而息。即如此也,智龙犹研习武论,制定训练,总结得失。智龙欲使武术之乡代代延续,发扬光大。武术执教智龙一人,生活老师为智龙之妻。校中文武教学、起居、卫生保健皆有专人为责。刘志忠、高亦正二师掌教文事。教材为国之统编,期中、期末试考皆入局编修统考。暑期时,诸生习武见善,不惮辛苦。时即由智龙亲乘三轮车串乡行镇为宣,虽苦,而谓武校前途盈盈有望。智龙传武之时,谓武德、武艺皆持重,家长对智龙甚为肯定。致数十面锦旗,上书曰:精武神,尚武通;倾一腔热血,润国家花朵……此一学期,学习文武,卓有成效。在武镇东河滩会上,于杨凌农高会中,师生快板、诗词、小品、武舞等众艺纷呈,游人驻足而观,往往拥道不通。至此,智龙文武学校之名愈彰也。
七、风扫云散晴夜空,花香满园腊梅红
因校重生学业,智龙名望,皆有治效,来学者日众,己卯(1999)年暑假,徒增至二百余人。九月初日开学,在校生四十余人,分为六级,按教育部之规,增外语,专聘外语名师教之。而武技之学,按年岁为两班,由智龙亲为教导。弟子食寝于校,虽非家中,而智龙亦尽令感家之温。冬冷舍寒,则皆与学生开电热毯;或生溺床,智龙乃亲为查看,一夜数检。而诸生炊食,缝补,就医皆赖其妻而成也。所谓能舍己从人,方随心所欲。一日,见校门铁道旁有伤者,血渍满身,昏迷不醒。智龙不畏影响,一心救人。携诸生抬担架送入医院为疗,其后,南仁家属送锦旗而至:“大爱无疆恩如山、救人之命德比天”。智龙以其行告生,讲武先德。所谓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智龙行走江湖时,结一县内同道,后此人以盗系狱十载。然其父瘫,儿犹小,家中孤苦,智龙不忍,每岁必至家看望,去必留金物为资,直至出狱。山东杨新春者,铁砂掌乃全国之冠。至西安时,智龙闻名而前往交流学习。不期杨师所住宾馆,为暴徒所袭。杨师欲使智龙远离纷扰,然智龙为义气所重,岿然不动。而暴徒见二师坐镇,竟不敢复来。学生有家贫者,则减免费用。有一位毛氏门人,年年减其费。其减免学费者,累皆有五十人之众,而智龙专办教,欲将光大武学,欲使诸生有成,而赚钱则成可有无之事耳。庚辰(2000)孟夏,县初高中运动会时,县局亲点其之名,观其技,以为开幕压轴也!智龙教学成绩斐然,为陕西省教委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也。武功、眉县、周至、兴平,扶风等多家电视媒体争相报道武校事迹。学校影响日盛焉!咸阳市教育系统年检时,武校与市领导行武术之技。省广电系统有活动于咸阳市者,武校代县广电局为武而演。杨凌教育系统大会,应邀于会展中心演武。且于童节、国庆、正旦、上元诸节时,武校师徒均参及节庆活动中。学校之世效愈大,教育局特开证明,于县中诸学行文化之交流对接耳。县中诸学,学业繁重,众生身体无时锻炼,压力排解而不能。学校正思良方,得武校之交流,喜不自胜。纷纷对接合作,视为文武双修,活跃身心,传承文化之表率也!
辛巳(2001)春,将门楼改建,门高数丈,飞檐翼翼。墙壁嵌雕花,门镇石狮,庄严尽显。左右两壁分书文武二字,以示智龙文武之校。所谓克明克哲,允文允武者也。此时住校生增至一百六十余人,走读生百人有余,暑期短训生已达三百六十人之多。夏末,校长智龙帅众弟子赴咸阳市“七运会”。与市中兄弟队相较,虽训练之时短,然众弟子以武风纯正,功底扎实,技巧娴熟,征服评委之心,获武术优秀奖、道德风尚奖。
壬午(2002)年,智龙复自筹资五十余万、与驻军协办,创“武功少年军校”,为三秦首所少年军校。集文化、体育、军事为一体之九年制,全封闭式的军事学校。亦为县内唯一之国防教育基地。人武部长阴安琪,县长王玺民,九四一五三部队参谋长张恩福及教育、体育、民政三局领导亲为挂牌剪彩。事迹为各大报纸刊登,如《杨凌农业科技报》、《三秦都市报》、《西北民兵》期刊,《国防教育报》等。又见于武功县《武功教研》为办学榜样。少年军校以习文为重心,以体育为特色,以军事知识技能为目标,以军事管理为保障之教学方针。为社会培养多技能之人才,为部队输送特长之兵,使学生成为文、体、军全面发展之高素质人才。
数年之中,得之咸阳市、武功数次嘉奖,先后被评为“文化体育先进单位”。智龙亦为陕西省教育学会评为“先进个人”、“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同年更为武功县委与群众推举为县政协委员。
癸未(2003)孟春,名载《全国武术馆校风云人物录》。
甲申(2004)秋,其弟子代东飞因武术比赛,成绩突出,入选北京散打队。智龙亲送弟子至北京。至京期间,智龙拜会首都体院主教王世英老师。王世英者,世界散打冠军、中国十大武星也。智龙早闻其名,今因武缘相见,以武会友,虚心求教学习散打技法。数年发展,经多次建设,学校愈加博大。且未用国家分文,皆由智龙自筹。学校之势更改。新盖校舍、餐厅、习武堂。初中之物理,化学,生物验室皆备矣。为全日制九年制封闭式寄宿制文体(武)军兼修之校,一至九年级尽皆完整。丙戌(2006)年应邀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获中华武林百杰人物学术论著贡献奖、武术名人大汇演表演奖。
戊子(2008)年增办“中国功夫智龙武道馆”。武道者,以武修行,为求道之一途。武道精神,以武止伐,平息干戈,从隙争中得相混为一之终也,武非暴力,非杀而戮,以战止战,所以速止杀、斗,保与守生,不得已,不得不发者,以仁恕之,化干戈为知己,合天地于一气。修武、修德、修能、修身、修心,悟禅悟道,蕴儒释道之哲思,乃智龙理想之武学也。同年迎奥运,入省教育系统文艺汇演,获武术类一等奖。己丑(2009)年在建国六十周年迎国庆文艺汇演中,获武术省级二等奖。
庚寅(2010)夏,全国武术散打比赛举行于宝鸡。而中国武术散打,盖因张根学倡导推行而起。张根学者,为国家散打队之总教习,陕西省武运管理中心之主任也。其对国术之贡献,为武学之拼搏,于当今武林,举足轻重。其技散打,徒手搏击,足见真功。今张师亲临赛场,智龙见此契机,岂可放过,乃速往张师处拜会,以便学习感受散打武技。智龙纵观赛事,耳闻目染张师指导,受益匪浅,使自身武技又精进一层耳。同年冬月,智龙获国家武管中心,中国武术家协会国家武术段位证,位列国家武协。
辛卯(2011)冬,陕西红拳文化交流研讨会举行于西安。红拳者,西北诸武之冠,其研讨会,于红拳继承发展之作用,不可估量。研讨会上,诸多大师汇于一堂,更是机会难得。智龙应邀出席,拜会会长邵智勇老师及诸多前辈名家,学习红拳文化,发扬红拳精神。身为红拳传人,为红拳发展以尽绵薄之力。
八、雪夜风吹心不冷,月挂高空照吾身
壬辰(2012)中,智龙虽年过半百,然学无止境,修行愈深,愈感不足。遂由故人马晓峰供其食宿,智龙邀咸阳武术名师吕学刚先生至杨凌靖杨公司,共习吕师传统武术器械,鞭杆、月牙铲,春秋刀诸般绝佳拳械。
智龙一心习武育人,家人知其责任之重,不愿以家事扰其心。季秋二日,智龙会赛,至台上突觉脚软身浮,力不从心,心力憔悴,肝肠回转。不能自已。赛未完结,便离场暂歇。然心仍不能定,反愈加神伤。此时接母病之讯,遽由西安回武邑。亦未见母终之面。母子连心,冥冥中母心若与己同在也。追思往事,父亲早卒,母孤育子,一生孤苦,虽家中贫,而使子知为人之道,万事自立。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即此家风中,史家兄弟乃有今日之功。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亦成智龙一生之大恨也。
母之往兮,使智龙消沉日久,渐至冬月,智龙一为问道终南;二为安伤痛之心;三为寻觅良材以为兵器,乃远足终南山中。不欲迷惑,徒步数十里,荒山野岭,雪覆山路,寒气逼人而此身汗如雨下。山石阻隔,畸木羁绊,不幸身触毒物。后虽出山,不十日,遍身作痒过敏,竟至遍身溃烂。俗语所谓:头上生疮,足底流脓为喻,亦不为过。遍医无果,西医中药,皆不及事。于西安住院者二,半载后,体稍愈。一场大病使人精神几溃,然因习武之体、方有此精力病魔相争也。为习武学,智龙曾西上崆峒,问道于向崆峒派,感道之机,心任自然。感崆峒之武,通于形神,游于八门,任于自然。任自然则本性不乱,逆自然则本性羁伴,本性无以复见也。
为全武学,智龙请来早年因武结缘之兴平康师,向其请教学习,康师善虎势拳法套路、排子手等短打诸技。二人相互切磋,使己之功愈加全面矣。
为弘武学,恭请少林寺武僧团首座释延极法师,法师数度至武馆交流指导。智龙亦他从其思佛之悟。智龙宁静之心,欲加质朴无瑕,回归本真。
癸巳(2013)春,少林十八罗汉之一,《少林武魂》总指导,武术家蒋东旭老师,受少林委派,亲率众弟子前往上海,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共演大型舞台功夫剧《少林武魂》,以弘少林、传武艺、扬禅学者也。其影响甚巨。智龙慕名前往拜会,以交流其技,取其精华而习之。
同年秋,全民健身热起,武术之乡岂能置身事外。县中武林同道成立县武协,智龙与政协张瑞贤主席揭其牌,剪其彩。而领其首,执其事者,智龙则婉拒之。智龙醉心武学,立志教育,不慕名利,性情淡泊,心无旁骛。只以武协技术顾问居之。
甲午(2014)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外籍教师至武功游玩,无意间至于武校,见院中学生行列威威,喊声阵阵,一招一式,震慑人心。外教兴奋异常,其甚爱中国功夫,便要拜师学艺于此。智龙欲发扬中华文化于四海,乃教之数日。外教满意而去,四处讲述此次武缘。数月后,西北大学外籍学生数名,心慕中华,醉心功夫。闻智龙之名,便邀其讲武。智龙为推广中国功夫,弘扬中国文化,多次于双休日前往西安授之。
智龙一心修行,心无杂念。乙未(2015)春,师母突致电与之,言其师屈景祥脑溢血,性命攸关。智龙速赴西安。时师已恍惚无识。虽经医院之力救,却也回天无力,享年六十有二。师之后事,智龙招师兄弟共谋之。师生前素为学校顾问亦为智龙之蒙师,尤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传承人。(其传承体系为:第一代,张大;传——眼娃子;传——弓振元、弓有忠;传——屈景祥;传——史智龙)。智龙身为红拳传人,扬中华武学自是责无旁贷。智龙亲自书悼词,誓言师未竟之路由己而承。文略曰:
屈景祥老师,一生淡泊名利,弘扬正气。数年坚持带徒传艺,培养红拳弟子者众,为红拳传承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他经常训诫徒弟:习武者,强身健体,磨练意志,正品正德,服务社会,强我中华也!今虽师已故去,然其言扔掷地有声矣。亦正于智龙武学生涯中,得此蒙师,引入武道,方有今日成就。智龙思其事,念其恩,声泪俱下。而众弟子从师学艺术,感其行而同其言。尊师重道之礼已深埋众生心中。方有智龙武学之孜孜追求与中华武学之代代传承。屈师已远去,然武学修行之路岂能不前耶?智龙有幸拜太极明师习陈式拳理。师太极拳修行者,其功力拳法,已达化境,松活弹抖,出神入化。虽不以师称之,然师尽得陈氏太极之精髓。且不参比赛,不图名利。窃亦不使智龙言其名。而历世之智龙亦心渐静耳,苦习之,内外双修,历炼心志,以达禅定。
冬月,应礼泉永康医院之邀,为医院武学教练两月有余。向医护传其武,以强其身。将走时,医院员工讨要武术资料。智龙遂有闭关修炼,整理资料之思。母与师先后离世,智龙觉得肩上之责愈重矣。时不我待,其后智龙“闭关修炼”。对平生所学之拳法、功法、套路、器械武学进行视频图像之收集整理工作。为此上少林、登武当、游崆峒、拜法门,留影五丈原,摄像教稼园。谓自武术挖掘与总结,以便传之后世,走完恩师未竟之路。
九、春花繁盛终将逝,瘦月亏久满复来
智龙武校内,无论堂厅,皆可见关圣之像,恭敬的敬于中位。习武崇德仰关圣 ,修身正念得天机。所谓木无根不长,水无源不流,关羽乃武圣,武术之根也!其核心内容为"忠、义、仁、勇、信"。潜移默化感武人之念,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标准。习武者正是传其精神,播其文化之载体。
武术研习人,武术传播人,武术传承人,修习自身之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恃艺逞强,罪不容诛。为言者德也。而德为智龙最重之物,习武先习德,更是被智龙时刻用于平日之教。众弟子闻之、学之、化之、得之,熏陶滋养,武德武礼自是代代传承。
正因于此,智龙才得此斐然之功。其优秀弟子上千,为社会、部队输送数千名从事武术、高级文秘、安全保卫等工作之优秀人才。其弟子张风雷系中国防卫科技学院防卫教研室主任、教官,乃军警部队武术教育研究专家最少年者;弟子代东飞,现任北京散打专业队队员;弟子段玉,现任海南海外演艺队功夫队员。武功籍候超,后成为动作片武术导演。杨凌籍张晶,承师至道,以弘武学,于杨凌成立武术道馆云尔……智龙教学之时,理论之学亦未尝弛废,参与编写《武术防卫学》《武术防卫教程》《女子实用防身术训练》等学术著作。其个人、办学事迹,见载于《武功县志》。
智龙师承多家门派,身怀多种绝技。如少林、武当、红拳及截拳道,自然门,遂成武技广博,多家拳法之综合风格,深得儒释道文化之精髓,融合贯通方有此成。其武学所练者无为也!坦然、淡然、安然、超然也。超脱武学束缚,倡导并修行太极禅之理。
太极禅非为作秀,乃数十年如一日历炼而成。随己之技能,悟性,修养而渐成矣。其囊括世间万物,是为大太极,太极拳是为小太极。大太极,更乃生活之状态,处世之方法,心境之冥思。非数十年磨砺,其境界不能达也。
太极者,万物之本源。相对相生,世界之规律,事物之滥觞,生灭之根由。讲求阴阳平衡、动静相宜、张弛有度、刚柔并济。此哲思可启智慧、明远途、知天理。太极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禅即一念静寂。正审思虑,烦恼自生,然若其心空灵无物,便得恬淡安静。人之心灵,若莲花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一切皆自然和谐所生,此即平常之心。行云流水,回归本真,参透人生,便是禅。太极禅为文化也,更为生活也,史师用其传奇生涯完美阐释此种状态。
▲史智龙武義史智龙降魔鞭杆演练
后 记
史智龙老师常言道:武学之道在于武道启蒙,传承研发;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驰,刚柔有度;为人之道在于修德养性,以人为本;生命之道在于动静养生,天地人和。唯如此,岂有不成功之理?
将所爱为事业,未尝思此能养家糊口耳,一路且行,以至于今。
梦想,理想也罢,不外乎本性。而性本糊涂,则执着而往,无为而无不为,便有此境界。以平心尝世味,以慧眼观人生。淡泊名利,追求武学。人生路,自选之,此本性也,从无到有,从学到教:倾热血、筑灵魂、引万泉、润桃李。虽年过五旬,扔壮心不已。弘扬国术,使所学绝学绝技得以传承光大,在习武之时,修武、修德、修能、修心、悟禅、悟道,使其大彻大悟,堂堂为人,康乐而生。
法有万端,理存于一 。求学武艺,行拳江湖。求四方名师,圆武学梦想。取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苦修苦练,历炼至今。经历磨练,阅历造人。人生即江湖,武林亦江湖。明江湖而非用江湖,看透而不言,惑程而明事,遵道而行,自然求真。与人为善,平心静气,和谐处世,海纳百川。
云羲子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师平生足为吾学之启之多矣!纵观其经历,由任人欺负,体弱多病之童龀,至拜师学艺,行走江湖之艺人;由颠沛流离,四海为家之团演,至习禅少林,问道武当之行者;由精心研习,辛勤苦练之武人,至兴办学校,传承武学之大家。步步而来,何其难哉?吾常思,这芸芸众生,渺渺乾坤,也不过宇宙一纤尘。居池内便是游鱼,行林间便是脱兔。忘记自我,方清内心;放下妄念,方得本真。得失荣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妨赏一番春花,看几弯瘦月,洗涤这身浮躁。胜兮败兮,生焉死焉,人生虽有长短,价值却与此何关?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建树又怎会只存于典籍之中?有诗为证:孤灯寒彻寄此身,弱冠飘摇更沾巾。不辞江湖凌风雪,要使武林识龙吟。太和回看清秋岁,少室应梦玄英深。栽种桃李净尘世,超然平淡复本真。 ——岁次丁酉孟秋云羲子于武功
作者简介:朱涛,号云羲子,武功长宁人,一九八四年生人,民革党员。喜书画,好文史,常涂鸦为乐,打油寄情。咸阳市青书协会员、咸阳诗楹联协会会员、咸阳市政协中山书画院会员。现任教于武功县观音堂中学。
往期精彩,敬请关注——
艺苑 || 武功有个史智龙 —— 记国家非遗陕西红拳传承人、中国功夫智龙武道馆馆长
记者节专刊1 || 尴尬的采访(文:赵常丽)
记者节专刊2 || 新闻的力量(文:尚 遥)
记者节专刊3 || 母女记者走天下(文:张彬﹠张唯美)
记者节特刊1 || 长风当歌忆吾师(文:艾凡)
记者节特刊2 ||“神医”胡万林包治百病之谜 (文: 贾令伟)
记者节特稿1 || 记着,你是记者!(文: 程 灏)
记者节特稿2 || 把灵魂放到高处(作者:薛保勤 朗诵:孙维)
记者节特稿3 || 关于记者 关于真相(文:程丹)
↓长按二维码,关注武功书院
武功书院ID:wugong712200
投稿邮箱:wugong029@126.com
责任编辑QQ:7797439
武功书院读者QQ群:399038115
- 文章归档
-
- 2020年11月 (50)
- 2020年10月 (310)
- 2020年9月 (300)
- 2020年8月 (310)
- 2020年7月 (310)
- 2020年6月 (290)
- 2020年5月 (310)
- 2020年4月 (300)
- 2020年3月 (310)
- 2020年2月 (290)
- 2020年1月 (310)
- 2019年12月 (310)
- 2019年11月 (190)
- 2019年10月 (240)
- 2019年9月 (292)
- 2019年8月 (220)
- 2019年7月 (99)
- 2019年6月 (87)
- 2019年5月 (100)
- 2019年4月 (1596)
- 2019年3月 (2187)
- 2019年2月 (350)
- 2019年1月 (383)
- 2018年12月 (206)
- 2018年11月 (293)
- 2018年10月 (308)
- 2018年9月 (309)
- 2018年8月 (322)
- 2018年7月 (323)
- 2018年6月 (288)
- 2018年5月 (310)
- 2018年4月 (304)
- 2018年3月 (315)
- 2018年2月 (282)
- 2018年1月 (324)
- 2017年12月 (324)
- 2017年11月 (303)
- 2017年10月 (309)
- 2017年9月 (297)
- 2017年8月 (327)
- 2017年7月 (152)
- 2017年6月 (106)
- 2017年5月 (99)
- 2017年4月 (103)
- 2017年3月 (101)
- 2017年2月 (91)
- 2017年1月 (96)
- 2016年12月 (103)
- 2016年11月 (88)
- 2016年10月 (99)
- 2016年9月 (85)
- 2016年8月 (87)
- 2016年7月 (85)
- 2016年6月 (105)
- 2016年5月 (96)
- 2016年4月 (95)
- 2016年3月 (89)
- 2016年2月 (95)
- 2016年1月 (87)
- 2015年12月 (88)
- 2015年11月 (89)
- 2015年10月 (104)
- 2015年9月 (93)
- 2015年8月 (92)
- 2015年7月 (105)
- 2015年6月 (85)
- 2015年5月 (83)
- 2015年4月 (85)
- 2015年3月 (97)
- 2015年2月 (90)
- 2015年1月 (89)
- 2014年12月 (88)
- 2014年11月 (106)
- 2014年10月 (84)
- 2014年9月 (91)
- 2014年8月 (89)
- 2014年7月 (100)
- 2014年6月 (81)
- 2014年5月 (96)
- 2014年4月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