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雪梦洁【视频】- 《点球成金》:数据带来的认知与勇气 影评-荀辰龙尾头

发布时间: 2017-05-13 浏览: 391
【视频】| 《点球成金》:数据带来的认知与勇气 影评-荀辰龙尾头


电影《点球成金》英文名“Money ball”,改编自2003年的同名畅销书。
故事发生在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奥克兰运动家队,2001年美女收藏家,在分区赛中,输给了财大气粗的洋基队,从而草草结束了赛季。
赛季末,运动家队的三个主力又相继被被重金挖走。
在联盟里,金元攻势越来越强烈的环境下杏林春满,奥克兰运动家队的老板仍然不同于放宽预算。
此时,作为球队的经理,应该怎么面对下个赛季?
——这是电影开头落在主角比例比恩(布拉德皮特饰演)身上的最大问题。
面对渺茫的前途,比利比恩仍然有强烈的决心去改变球队,他遇到了和他同样有独到的运营理念的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的彼得,两人通力合作,通过大量的数学分析,找到了传统金元棒球的破局点,把大量分析出的被行业普遍低估潜在明星招至麾下,从而用有限的预算打造了一支高胜率的球队,迎来新的赛季。
就像是一个loser带领着另一群loser们,以一种耀眼的方式,向整个看低他们的体制和惯例宣示着存在。
这是整个电影剧情线的大致梗概。
然而今天,我想以另一种讲述方式这个故事。
——从数据的角度。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电影开头时,比利比恩的问题是什么?
我认为,问题应该是:怎么以联盟垫底的预算,让运动家队拿到新的赛季季后赛的门票?
我们首先看看怎么判断一个队伍是否能进入季后赛。
下面这个图表

这个图表来自1996到2001年所有联盟队伍的数据。
每个点代表么个队伍每个赛季的表现,x轴是胜场数,y轴是队伍。灰色的点是没有进入季后赛的,红色点是进入了季后赛的。
可以大致看出,如果一个队伍只要赢了100场以上比赛,它就必定能进入季后赛了雪梦洁。
(当然,只赢90场的队伍也有可能进季后赛,只是有较大不确定性。)
好了,现在运动家队有100场比赛要去赢,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去赢一场比赛?
赢的概念就是一场比赛里己方得分比对方多。
在棒球的术语里,得分不叫points,而叫runs搭错车主题曲,换句话说,就是我方的跑回本垒次数要比对方的跑回本垒的次数要多。
(下面这个小视频简单介绍了下棒球规则,时长八分钟,当然,跳过也不会影响本文阅读)

所以,现在的问题变成:一个赛季里,要得多少分、失多少分才能保证赢够100场?
合并一下问题:一个赛季里,队伍的得分数减去失分数的分差要多大,才能赢够100场,进入季后赛?
我利用美职棒数据库 baseball-reference.com提供的数据(01年之前)进行了计算,建立了模型,把分差作为自变量,把胜场数作为因变量共和国之怒,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这样的结果:

决定系数R方高达0.88,说明当前的数学模型拟合效果很好,最终函数是:
胜场数=80.8814+0.1058*得失分差
带入y≥100,算出运动家队的得失分差应该不小于180分。
在电影中,彼得是这么说的:

彼得预测的99场必进季后赛,应该是更精确的数据(因为之前只是靠肉眼判断的100场),把99代入我们的回归模型,得到的得失分差是171分,而电影中814-645=169分,相差极小,说明当时比利和彼得二人可能和我们之前一样,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建模,只不过样本数据差异带来结果的微小不同。
现在,A队算出了每个赛季,他们的得失分差要不小于169分才能保证赢99场,晋级季后赛。
那么,要怎么保证169分的得失分差呢?
很简单,要得更多的分,要失更少的分。
我们把得分和失分,分成两个模型,各自查看每个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通过数据建模,我们又发掘出了以下两个对数据拟合度很高的线性回归模型:
得分=-804.63+2737.77*上垒率+1584.91*安打率 (R^2=0.93)失分=-837.38+2913.60*对手上垒率+1514.29*对手安打率 (R^2=0.91)

可以发现,对于得分来说亚宁定,上垒率很重要,安打率次重要,而业界一直很重视平均击打率,在前两者面前,一点都不重要。
而传统球探和行业专家对球员得分能力,特别看重击打率,就像当时洋基的顶尖明星Derek Jeter(上图右),就是全联盟历史上排的上号的击打天才。
比利比恩根据这个结论,从球员市场中相中了被严重低估的Scott Hatteberg(上图左),那时他在球探口中,是“连投球都不会”的人,但是他有一点好:总能上垒。
电影里,为了把Hattegerg放入进攻队伍,比利比恩甚至不惜与球队教练翻脸,而在电影的高潮,正是Hatteberg的一记如梦似幻的全垒打武藤十梦,把运动家队送入了全联盟百年来史无前例的20连胜。

另一方面,对于失分来说,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对手的上垒率和安打率,反而跟自己人的投手的投球水平以及内外野手的防守水平没太大关系。
上图右者,是当时联盟里的明星投手之一的Roger Clemens,他的投球是当时业内追捧的高速球。冉东阳
而比利比恩选择的投手Chad Bradford(图左),是个非主流“潜水艇”,投球动作怪异而且球速不高,但是他的数据显示,他做投手时芒硝回奶 ,对手的上垒率都不高情锁歌曲。
用电影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所以,进攻球员只看上垒率和安打率,防守球员只看他的对手上垒率和对手安打率,就靠这样理念,比利比恩打造了一支资本效率极高的队伍。
就像是玩足球经理游戏一样水牛城66,比利比恩挖出来的,都是各大俱乐部不重视的“妖人”。
故事其实就讲到了这里,电影最后虽然有辉煌的20连胜,比利比恩也拒绝了红袜队的高薪邀请,但是运动家队仍然没有拿到冠军。虽然知道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前面励志逆袭了那么久,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稍感沉重。
很多人说,这个片子反映了一个失败者敢于抗争的勇气,尽管最后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但足以让他们产生共鸣。
我的感受更加深刻,如果把我放在比利比恩的位子上,在老板忽视,同事反对,球员出逃的环境下,我八成一开始就破罐子破摔了。而比利比恩真正走下去的勇气,他敢于得罪所有球探和教练的果决,他毫不犹豫裁撤球员的狠心,这一切的源头,是因为他拥有之前我们推导出的结果,这是超出当时整个行业的认知,也是他能顶住压力的最大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因此,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光辉与勇气的电影,也是认知改变命运的电影。
我来贴一些电影之外的数据:
运动家队之前也是个挥金如土的豪门球队,直到95年换了东家,新东家实行紧缩预算,所以运动家队的工薪支出一年不如一年。
从1997年开始,比利比恩开始担任奥克兰运动家队的经理。
在此期间,从97年到电影开头的01年,运动家队的成绩越来越好,如图,是运动家队的胜率变化:

然后我们再看看这几年运动家队的支出。
在美职棒联赛的98到01赛季中,每个队平均表现如下,水平轴表示平均每年的工薪支出,垂直轴表示平均每年的胜场数格兰芬多宝剑。

首先,图上的蓝点,每年花九千万美元,赢一百场比赛的北票吧,是豪门巅峰,纽约洋基队。
下面那个红点,每年花八千万美元,赢90场比赛的,是另一个豪门,波士顿红袜队。
那运动家队是那个绿点,他们每年也能赢90场比赛,与红袜队差不多,支出只有三千万美元,比红袜队少了五千万。
像洋基队和红袜队这样的豪门,买得起各种全明星球员。但运动家队的经理比利比恩,显然在花钱方面更有效率。
尽管预算和一众鱼腩队差不多,运动家队那几年年年都进入季后赛。那段时间,几乎所有的棒球专家都认为运动家队只是运气好。他们不知现象即规律,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理念正在改变这项运动。
别人强了奶水吧,一定代表某种规律。
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所以错误归因到家庭背景、富二代身上。
所以我的一个所得就是要保持空杯心态,看到不一样的现象,听到不一样的观点,先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看看别人的理论有没有可取之处,再用来充实自己的认知。
认知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这正是比利比恩最大的勇气来源。
电影的最后,尽管还是没有拿到冠军,我不想把比利比恩定义为一个失败者,他是一个站在更高高度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的人,just watch the show.
END.
本文中的数据及R语言代码可在我的github上获得:github.com/xuncl/moneyball(放在阅读原文里了)
参考:维基百科,EDX.org
可任意转载,转载请保留文末二维码贝贝宫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