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重生之风流大享【视频】- 又到人间七月半 秋尝祭祖-鄂尔多斯发布

发布时间: 2015-02-17 浏览: 438
【视频】| 又到人间七月半 秋尝祭祖-鄂尔多斯发布



又到七月十五了。
小的时候不懂得七月十五是个祭祀悼亡的日子乞丐大掌柜,只盼七月十五、八月中秋快些到来赵红兵原型,就快要吃到好吃的东西了。
回忆里的岁月,是那么鲜艳而美妙。快到七月十五时老婆有交代,父亲把墙壁用白泥粉刷一遍,母亲要重新糊窗纸、贴窗花,过年时粉刷的墙壁和糊贴的窗花经历了大半年的烟薰火燎财神咒,色彩黯淡了,要把它换掉。童年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在窗花了,盯着窗棂上新换的窗花图案,会发呆、会走神到画里,会浮想联翩。
家住黄河岸边的托克托县,七月十五是要捏面人人的。左邻右舍里母亲手艺最好,这几天往往东家请西家叫,帮她们捏面人人。把发酵好的面揪成团放在案板上,母亲熟练灵巧地捏出了憨态可掬的娃娃和形态逼真的各种小动物,安上黑豆做眼睛,点上色彩为装饰。放在笼里蒸好出锅,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出笼,即使是嘴馋的孩子也不忍下口。
最盼望的是七月十五能有羊肉吃,那个时候穷,正月吃过几顿饺子后,就大半年没吃过羊肉了。记忆里到了七月十五,即使是最差的年景,父亲也要割上一两斤羊肉包上一顿饺子吃。年景好时,父亲要和邻居共同买一条羊腿分食云裳小丫鬟,甚至要再接上一副羊杂碎。那样不仅有饺子吃,而且还会有羊杂汤喝,有羊骨头啃。一连两三天过有油水的生活,在饥饿的日子里再幸福不过了。
那个年代,物质虽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却是饱满的,乡下虽然贫穷但乡情却是炽烈的。和其他节日一样,七月十五这几天里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之间会互赠面人人,互赠其他稀罕的吃喝、水果。整个乡村里,层层暮霭里,缕缕炊烟里,飘着馋人的肉味和母亲们叫喊孩子们回家吃饭的声音。在记忆深处,那些声音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想想,那才像个节日。
至于祭祖上坟,小的时候七月十五和父亲给爷爷奶奶上过几次坟,印象里我没见过面的爷爷奶奶离我很远很远。这倒不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印象里祭祖是爸爸妈妈的事重生之风流大享,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任务就是吃好喝好,七月十五是个喜庆团圆的日子,是八月中秋节吃月饼的铺垫。
2002年阴历七月,没想到母亲走了。母亲是七月二十五走的,去世前的十几天,一直卧病的母亲突然在十五快来这几天精神了一级警督,她和了面,兑了碱,给两岁的孙女捏面人人,捏得是那么细致……至今这个面人人我还保存着,这是母亲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打从母亲去世后,祭祀上坟就成了我七月十五最惦记的事儿。快到这个日子时,我就嘱咐妹妹、妹夫准备好上坟用的纸钱、香烛,生怕落下什么东西。七月十五当然不缺好吃的,比小的时候丰富的多,可我一样也记不住。
去年,父亲又走了。父慈母爱没了,我更加回想我童年的美好、幸福的记忆,想起过去的片断不觉“酸风射眸子”。可生活永远向前,眼前儿女、外甥们玩得开心,笑得无邪,我得为他们吃好穿好而辛苦操持,目标有点俗气,但很接地气。孩子们会像我童年那样:充满对节日的向往,哪怕一顿羊肉?
明天,我要回去上坟去,看看爸爸妈妈,再回忆一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七月十五。

历史渊源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点裙臣,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苏拉文雅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古诗里的中元
中元夜
唐丨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看月
唐丨罗隐
朦胧南溟月高原直泰,汹涌出云涛地铁蓝衣女。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大同火山群。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TAGS: